打破富不过三代定律,百年收藏达万亿级别,在家中建起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9/03/23 文章来源:网络
分享
公众号
导读:“百年已过,
这个家族在国家的成长过程中,
铸造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一位美国作家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百年已过,这个家族在国家的成长过程中,铸造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这位美国作家笔下的家族,便是垄断了美国石油业大半个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五兄弟
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

标准石油公司、大通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贸大楼……翻开美国史,洛克菲勒家族的身影简直无处不在。

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算起,这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已经繁盛了整整六代。并且依旧如日中天、独“富”天下。

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代表。

洛克菲勒家族总部位于纽约一座叫Sleepy Hollow的小镇上,距离曼哈顿有一小时车程,占地3400英亩,规模可比一座小城镇。

这个庄园的主体部分,是19至20世纪之交时,由家族创办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四周环绕着花园、喷泉、跑马场和艺术雕塑作品,风景怡人。

家中的装潢自然是豪华至极,珍藏的艺术瑰宝更是数不胜数。

而对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家史,留给外界的一直是神秘和低调。市面上围绕洛克菲勒家族,展开的书籍就有超过600多种。
2002年,87岁的戴维·洛克菲勒违背其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首度发表个人自传——《洛克菲勒回忆录》。

在《洛克菲勒回忆录》中,戴维披露了自己的祖父,老约翰创建并经营着标准石油公司,由一星期只挣5美元的干货店小职员,变身“美国最富有的人”的传奇经历。

实际上,老约翰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属于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家垄断性企业,它牢牢控制着美国的石油业,在其巅峰时期曾一度控制了90%的美国炼油业,而且还在顽强地收购最后的10%。

随后,标准石油公司继续向海外市场扩张,赚取国外丰富石油资源利润。后来,在老约翰的律师多德所提出的“托拉斯”理论指导下,标准石油公司开启了并购的步伐,最后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垄断时代。

标准石油公司,对美国石油工业的垄断,一直持续到了1911年。后来还有人将其垄断的现象,画成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漫画。洛克菲勒也因其在石油领域让他人无法企及的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大王”。

时间倒退到1915年6月13日,戴维·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老楼。当然,戴维出生的时候,这栋建筑还不是艺术殿堂,而是洛克菲勒家族的9层私宅。

在戴维出生的4年前,美国最高法院为了打破洛克菲勒家族对石油产业的垄断,强行拆分了老约翰的标准石油公司。即便如此,老约翰依然是比尔盖茨的“前任首富”

但石油帝国的分崩离析,并没有改变洛克菲勒家族后代们极致奢华的成长环境。戴维年幼时和兄弟们,在第五大道上溜旱冰,身后都要跟着一辆豪华轿车,以防他们玩累了需要休息。

连戴维·洛克菲勒自己都承认,他是在特权和优待中成长起来的。戴维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最终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46年,戴维·洛克菲勒31岁,带着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骑士勋章,从北非和法国西南部战场凯旋。

后来他加入美国大通银行,在随后工作的十年内,每天都乘坐地铁上下班,并在短时间内全权负责,银行在拉丁美洲的业务。且只用了5年时间,戴维就成为大通银行的联合首席执行官,并一直担任这个职务,直到1981年退休。
他使美国大通银行从资金20亿美元,发展到资产净值34亿美元,并且遍布美国,成为世界第六大银行。

他身上兼有富家子弟的无畏,和良好教育培植出的自信,他是1973年尼克松访华后,首批访问中国的商人之一,曾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进行晤谈,不仅如此,他还曾与包含国家元首兼一些知名家族的200多名成员会面。

或许是因为太过长寿,所以戴维不得不目送一个又一个的亲人朋友离世,除了5个哥哥姐姐的相继去世,他的儿子理查德·洛克菲勒,也死于2014年的飞机事故。而且戴维在99岁的时候,还成功移植了第六颗心脏。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小约翰·戴·洛克菲勒,早在他的青年时期父亲就写信告诉他:“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责任”、“你要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拐杖”、“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他一直深信:富裕人家“恰当地培养儿女”,比寻常百姓家还要艰难。

他激励后代用勤勉守护财富,从而实现了家族精神的薪火相传。所以从小约翰这一代开始,洛克菲勒家族开始涉猎艺术收藏领域。

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离不开其成员间相互独立,而又彼此团结的关系,而每名家族成员的生活,又离不开对艺术、文化的不倦追求。

据《纽约时报》报道,洛克菲勒家族艺术收藏体量达万亿级别,其中包括了油画以及诸如瓷器、家具在内的众多古董。

小约翰偏爱中国的明清瓷器,在戴维的记忆中,经常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父亲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那些打算买入的瓷器,确保它们没有破裂或经过修复。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中国艺术珍品
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小约翰买了超过400件中国瓷器,总计花费超过1000万美元。

“我从未在马匹、游艇、汽车或其他愚蠢的奢侈品上浪费过钱财,我的唯一嗜好就是那些瓷器——那是我唯一不在乎花钱的地方。”小约翰说道。

1921年,小约翰与妻子二人,去了亚洲的许多地方旅行,在中国时,还资助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落成,以及明十三陵神道的修复。

旅行结束后,小约翰的妻子带回了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亚洲艺术名品,并在家中设置佛堂、香具,摆放她所收藏的佛造像。

前面私房姐也提到过,小约翰的妻子,也就是戴维的母亲,为了支持家族的艺术事业,将他们位于曼哈顿的家中豪宅捐了出去,成立了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所以在洛克菲勒家族内部,也称其为“母亲的博物馆”。

在之后的十年里,MoMA迁移了三次,直到1939年5月10日,才正式在目前的馆址安居。20世纪40年代末,戴维替代母亲成为了MoMA董事会的成员,并最终出任董事会主席。博物馆也逐渐蓬勃发展,从最开始的只有9件藏品,发展到20多万件。

去过MoMA的朋友一定清楚,该馆内收藏并展出的最著名的艺术品,包括:梵高的《星空》、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马蒂斯的《舞蹈》等等。


2007年,戴维在纽约苏富比以7284万美元出售了自己收藏了47年之久的罗斯科1950年的作品《White Center (Yellow, Pink, and Lavender on Rose)》。

要知道,戴维最早从MoMA联合创办人Lillie P. Bliss的侄女Eliza Bliss Parkinson手中买下这件作品的时候,花费还不到1万美元。

2015年6月,MoMA宣布收藏全球第一面彩虹旗。

全球第一面彩虹旗由手工染色制成,共有八种颜色:粉红是性别、红是生命、橙是治癒、黄是阳光、绿是自然、蓝绿是艺术与魔术、靛蓝是和谐与宁静、紫则代表精神。2018年5月9日,戴维夫妇又委托佳士得将家族的44幅精品竞拍,全部拍品100%成交,成交总额高达646,133,59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7亿元)。

戴维承认艺术收藏能够带来收益,也表示初衷是出于培养深厚的企业文化的考虑。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尝试一种新的可能。


在戴维100岁生日之际,他向MoMA捐赠了1亿美元现金,创造了当时的历史捐赠纪录。要知道在MoMA馆藏的作品当中,塞尚、高更、马蒂斯以及毕加索的作品,都悉数来自这位伟大收藏家的捐赠。

戴维说:“我给了现代艺术博物馆很多伟大的油画,我还会给更多。”很多人都被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他们对于艺术事业的坚持。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3月20日,101岁的戴维·洛克菲勒在位于纽约Pocantico Hills的家中安详离世。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对戴维·洛克菲勒去世发表的声明中写道:“没有戴维的领导和慷慨捐赠,现代艺术博物馆就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
希拉里在致哀声明中这样称赞戴维·洛克菲勒:“他为美国的人文艺术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让全国不同社区数以百万计人有机会体验我们国家在绘画、舞蹈、音乐等方面的众多遗产。”

随着戴维·洛克菲勒的逝世,洛克菲勒家族的历史,也将会翻开新的篇章。他可能是洛克菲勒家族,最后一位在世界舞台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出色人物,但洛克菲勒家族的故事,和他们在艺术上的影响力,却会一直流传于世。

没有不落幕的传奇,只有无止境的艺术。
文章来源: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百年已过,这个家族在国家的成长过程中,铸造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这位美国作家笔下的家族,便是垄断了美国石油业大半个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五兄弟
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

标准石油公司、大通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贸大楼……翻开美国史,洛克菲勒家族的身影简直无处不在。

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算起,这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已经繁盛了整整六代。并且依旧如日中天、独“富”天下。

在今天的美国,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代表。

洛克菲勒家族总部位于纽约一座叫Sleepy Hollow的小镇上,距离曼哈顿有一小时车程,占地3400英亩,规模可比一座小城镇。

这个庄园的主体部分,是19至20世纪之交时,由家族创办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四周环绕着花园、喷泉、跑马场和艺术雕塑作品,风景怡人。

家中的装潢自然是豪华至极,珍藏的艺术瑰宝更是数不胜数。

而对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家史,留给外界的一直是神秘和低调。市面上围绕洛克菲勒家族,展开的书籍就有超过600多种。
2002年,87岁的戴维·洛克菲勒违背其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首度发表个人自传——《洛克菲勒回忆录》。

在《洛克菲勒回忆录》中,戴维披露了自己的祖父,老约翰创建并经营着标准石油公司,由一星期只挣5美元的干货店小职员,变身“美国最富有的人”的传奇经历。

实际上,老约翰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属于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家垄断性企业,它牢牢控制着美国的石油业,在其巅峰时期曾一度控制了90%的美国炼油业,而且还在顽强地收购最后的10%。

随后,标准石油公司继续向海外市场扩张,赚取国外丰富石油资源利润。后来,在老约翰的律师多德所提出的“托拉斯”理论指导下,标准石油公司开启了并购的步伐,最后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垄断时代。

标准石油公司,对美国石油工业的垄断,一直持续到了1911年。后来还有人将其垄断的现象,画成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漫画。洛克菲勒也因其在石油领域让他人无法企及的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大王”。

时间倒退到1915年6月13日,戴维·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老楼。当然,戴维出生的时候,这栋建筑还不是艺术殿堂,而是洛克菲勒家族的9层私宅。

在戴维出生的4年前,美国最高法院为了打破洛克菲勒家族对石油产业的垄断,强行拆分了老约翰的标准石油公司。即便如此,老约翰依然是比尔盖茨的“前任首富”

但石油帝国的分崩离析,并没有改变洛克菲勒家族后代们极致奢华的成长环境。戴维年幼时和兄弟们,在第五大道上溜旱冰,身后都要跟着一辆豪华轿车,以防他们玩累了需要休息。

连戴维·洛克菲勒自己都承认,他是在特权和优待中成长起来的。戴维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最终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46年,戴维·洛克菲勒31岁,带着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骑士勋章,从北非和法国西南部战场凯旋。

后来他加入美国大通银行,在随后工作的十年内,每天都乘坐地铁上下班,并在短时间内全权负责,银行在拉丁美洲的业务。且只用了5年时间,戴维就成为大通银行的联合首席执行官,并一直担任这个职务,直到1981年退休。
他使美国大通银行从资金20亿美元,发展到资产净值34亿美元,并且遍布美国,成为世界第六大银行。

他身上兼有富家子弟的无畏,和良好教育培植出的自信,他是1973年尼克松访华后,首批访问中国的商人之一,曾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进行晤谈,不仅如此,他还曾与包含国家元首兼一些知名家族的200多名成员会面。

或许是因为太过长寿,所以戴维不得不目送一个又一个的亲人朋友离世,除了5个哥哥姐姐的相继去世,他的儿子理查德·洛克菲勒,也死于2014年的飞机事故。而且戴维在99岁的时候,还成功移植了第六颗心脏。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小约翰·戴·洛克菲勒,早在他的青年时期父亲就写信告诉他:“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责任”、“你要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拐杖”、“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他一直深信:富裕人家“恰当地培养儿女”,比寻常百姓家还要艰难。

他激励后代用勤勉守护财富,从而实现了家族精神的薪火相传。所以从小约翰这一代开始,洛克菲勒家族开始涉猎艺术收藏领域。

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离不开其成员间相互独立,而又彼此团结的关系,而每名家族成员的生活,又离不开对艺术、文化的不倦追求。

据《纽约时报》报道,洛克菲勒家族艺术收藏体量达万亿级别,其中包括了油画以及诸如瓷器、家具在内的众多古董。

小约翰偏爱中国的明清瓷器,在戴维的记忆中,经常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父亲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那些打算买入的瓷器,确保它们没有破裂或经过修复。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中国艺术珍品
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小约翰买了超过400件中国瓷器,总计花费超过1000万美元。

“我从未在马匹、游艇、汽车或其他愚蠢的奢侈品上浪费过钱财,我的唯一嗜好就是那些瓷器——那是我唯一不在乎花钱的地方。”小约翰说道。

1921年,小约翰与妻子二人,去了亚洲的许多地方旅行,在中国时,还资助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落成,以及明十三陵神道的修复。

旅行结束后,小约翰的妻子带回了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亚洲艺术名品,并在家中设置佛堂、香具,摆放她所收藏的佛造像。

前面私房姐也提到过,小约翰的妻子,也就是戴维的母亲,为了支持家族的艺术事业,将他们位于曼哈顿的家中豪宅捐了出去,成立了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所以在洛克菲勒家族内部,也称其为“母亲的博物馆”。

在之后的十年里,MoMA迁移了三次,直到1939年5月10日,才正式在目前的馆址安居。20世纪40年代末,戴维替代母亲成为了MoMA董事会的成员,并最终出任董事会主席。博物馆也逐渐蓬勃发展,从最开始的只有9件藏品,发展到20多万件。

去过MoMA的朋友一定清楚,该馆内收藏并展出的最著名的艺术品,包括:梵高的《星空》、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马蒂斯的《舞蹈》等等。


2007年,戴维在纽约苏富比以7284万美元出售了自己收藏了47年之久的罗斯科1950年的作品《White Center (Yellow, Pink, and Lavender on Rose)》。

要知道,戴维最早从MoMA联合创办人Lillie P. Bliss的侄女Eliza Bliss Parkinson手中买下这件作品的时候,花费还不到1万美元。

2015年6月,MoMA宣布收藏全球第一面彩虹旗。

全球第一面彩虹旗由手工染色制成,共有八种颜色:粉红是性别、红是生命、橙是治癒、黄是阳光、绿是自然、蓝绿是艺术与魔术、靛蓝是和谐与宁静、紫则代表精神。2018年5月9日,戴维夫妇又委托佳士得将家族的44幅精品竞拍,全部拍品100%成交,成交总额高达646,133,59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7亿元)。

戴维承认艺术收藏能够带来收益,也表示初衷是出于培养深厚的企业文化的考虑。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尝试一种新的可能。


在戴维100岁生日之际,他向MoMA捐赠了1亿美元现金,创造了当时的历史捐赠纪录。要知道在MoMA馆藏的作品当中,塞尚、高更、马蒂斯以及毕加索的作品,都悉数来自这位伟大收藏家的捐赠。

戴维说:“我给了现代艺术博物馆很多伟大的油画,我还会给更多。”很多人都被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他们对于艺术事业的坚持。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3月20日,101岁的戴维·洛克菲勒在位于纽约Pocantico Hills的家中安详离世。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对戴维·洛克菲勒去世发表的声明中写道:“没有戴维的领导和慷慨捐赠,现代艺术博物馆就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
希拉里在致哀声明中这样称赞戴维·洛克菲勒:“他为美国的人文艺术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让全国不同社区数以百万计人有机会体验我们国家在绘画、舞蹈、音乐等方面的众多遗产。”

随着戴维·洛克菲勒的逝世,洛克菲勒家族的历史,也将会翻开新的篇章。他可能是洛克菲勒家族,最后一位在世界舞台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出色人物,但洛克菲勒家族的故事,和他们在艺术上的影响力,却会一直流传于世。

没有不落幕的传奇,只有无止境的艺术。
文章来源: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时间:2019/03/23
美房吧是一家专业服务华人投资买卖美国房地产的互联网平台。房源覆盖全美42个州,专业经纪人免费服务。我们竭诚帮助您实现美国买房,卖房,租房,贷款,广告投放等相关需求。
美国咨询热线: +1 858-314-8887
中国咨询热线: 4001-678-009
电邮:kefu@meifang8.com
微信:meifangba
快速通道
最新资讯
- 人到中年,比失业更可怕的是……2025/11/02
- 投资美国房产注意这10点,将风险降到最低2025/11/01
- 拿到美国大学 Offer 后,这些事千万别错过!2025/11/06
- 邻居施工要堵车道,我的权益如何保障?2025/11/06
- 父爱还是溺爱?飞机上托举女儿头颅45分钟,网友吵翻了2025/09/29
- 关于美国申请中常提到的优先日2025/08/08
- 对于偏科的孩子,念美高到底是“捷径”还是“坑”?2025/08/26
- 住房需求与生态安全的两难抉择2025/07/23
市场与合作
更多 >房源推荐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