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市:
昨日成交:
房源总量:
热门城市
洛杉矶 纽约市 西雅图 旧金山 曼哈顿 尔湾 波士顿 亚特兰大 圣地亚哥 凯瑞市 圣荷西 奥兰多 阿拉米达 迈阿密 新港滩 檀香山市 萨克拉门托 萨拉索塔 奥斯汀 亚凯迪亚 贝尔维尤 休斯顿 法拉盛 芝加哥 达拉斯 波特兰 坦帕 泽西城 凤凰城 普林斯顿 西棕榈滩 那不勒斯 拉斯维加斯
X

官方微信公众号:美房吧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得最新美国房源&房产资讯。

X

微信分享当前资讯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开,分享给好友

世界新首富贝索斯:有一位优秀的太太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发布时间:2018/03/30 文章来源:网络
分享
公众号
导读:
美国房产
在大洋彼岸,有一位抱着定要“找到优秀女生做太太”信念的男士,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他不仅娶到了一位优秀的好太太,而且在太太的支持和鼓励之下,他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这位就是新晋全球首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亚马逊的市值在已经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成为仅次于苹果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直到今天,贝索斯已经是有史以来最有钱的人。让人惊叹的是,这位首富认为,回家吃完晚餐,然后帮助太太洗碗打扫厨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太太告诉我,这是我最性感的时候。”
\

那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一对传奇夫妻的有趣故事。看完他们俩的故事,你会发现:能够找到优秀的另一半、能够和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即便是对世界首富而言,也是如此。


用华尔街交易员的专业来
画“交女友流程图”(Women Flow)
贝索斯在创办亚马逊之前,曾经是一位华尔街的金融精英男。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之后,贝索斯就在华尔街找到了工作,而且做得风生水起,不久就成为一家投资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更厉害的是,贝索斯还把华尔街的这些投资策略,运用到了找女朋友上。

根据金融市场的交易流程图(Deal Flow),贝索斯绘制了他自己的“交女友流程图”(Women Flow)。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贝索斯可不是准备当广撒网、多交女友的花花公子,之所以如此认真,是因为贝索斯当时就非常明白,找人生另一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几乎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必须要用专业的态度来对待。

贝索斯的“交女友流程图”具体就是找到尽可能多的办法,去遇见足够优秀的女生。找到足够多的样本,贝索斯就可以优中选优,其中的策略甚至包括去各种交谊舞会、以及求周围的朋友帮他安排相亲等等。贝索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回忆说,有一段时间,他都已经可以去当专业相亲选手了。

贝索斯如此用心良苦,他到底在找什么样的女士呢?用贝索斯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寻找一位“能将我从‘第三世界监狱’里救出来”的女人。


是不是不太容易理解?贝索斯后来接受《Wire》采访的时候对此进行了解释:“我想要一个足智多谋的女人。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当我说‘我在寻找一个能将我救出‘第三世界监狱’的女人’时,他们只能想到罗斯·佩罗(Ross Perot)”,贝索斯说到这里自己就已经乐到不行。(注:罗斯·佩罗,美国政治家、成功商人,他曾经自己带领一个营救队去营救关押在伊朗的两名人质。)
贝索斯当然不仅仅想找一个女超人,他更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聪明优秀又有趣,能够跟他一起开拓人生、过不平凡生活的人。这样的人当然很难找,不过贝索斯相信,通过他的一系列策略,能够高效地寻找到这个人,“人生苦短,和不够聪明的人约会是浪费时间”。



相识半年便结婚,贝索斯就这样被搞定
贝索斯通过专业化的研究和思考,总结出了一整套深厚的相亲理论基础,所以现实中一旦遇到了适合自己的人,便毫不迟疑立刻行动起来,当然他也遇到了一位好对手。

这位女士名叫麦肯齐(Mac Kenzie),并不是贝索斯的相亲对象,而是他所在投资公司的同事。麦肯齐也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算是贝索斯的小师妹。麦肯齐师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立志成为一位作家。


麦肯齐的天赋也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老师的称赞。莫里森称赞她是自己众多学生里最有天赋的一个。毕业之后,为了能够赚得薪水来支持自己的写作生涯,麦肯齐来到贝索斯所在的投资公司工作,担任研究助理,结果没多久,两人就对上眼了。

麦肯齐当时被分配到贝索斯的团队,座位就在贝索斯的旁边。“随时随地都能听到这个人爽朗的笑声,怎么会不注意到呢”,麦肯齐可不是一般的女生,她觉得对这个男人有好感,就敢于主动表达。麦肯齐有一次借机主动邀请贝索斯共进午餐,于是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两人在相识三个月的时候就订婚了,相识第六个月的时候就把婚礼办了。


不过在谈到自己为什么这么快就决定结婚,贝索斯狡猾地透露:其实在麦肯齐来公司之前,他就看过这个女生的简历,甚至提前知道了她的SAT(美国高考)的分数,当时就对她另眼相看。说这话的时候,贝索斯的脸上挂着招牌式的“贝索斯式的坏笑”。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贝索斯用了几个形容词来赞美自己的太太:resourceful(足智多谋)、smart(聪明)、brainy(有头脑)、hot(性感),其中至少3/4的赞美跟头脑、智商和能力有关系。


支持贝索斯创业,白手起家创办亚马逊
按道理,嫁个华尔街金融投资公司的年轻副总裁,那已经可以过上富太太的生活了。结果,这样的日子还没过一年,贝索斯告诉麦肯齐,他打算辞职去创业,去做跟互联网有关的事情。

贝索斯说这话,可是在1994年,那时候互联网产业还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要放弃华尔街的高薪,投身一个还看不出什么前景的行业,是需要有很大勇气的。当贝索斯跟麦肯齐谈自己的人生新规划的时候,麦肯齐表示了自己的支持和鼓励,她希望贝索斯能够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两人辞职之后,贝索斯开着车一路从繁华的纽约开到了美国的西北城市西雅图,在这里扎根下来,开始了“从0到1”的艰苦创业过程。贝索斯的一张早期的办公室照片曾经刷爆了朋友圈。

\
这张照片里,贝索斯的办公桌是门板改装的。在早期,为了节约成本,贝索斯不仅使用二手家具,而且还自己动手,把废物改装成有用的物品。即便是后来到了财力足够盖办公大楼的时候,他还是大量地从二手市场淘办公桌椅,时时刻刻把节约、降低成本放在重要位置。

为了支持丈夫创业,麦肯齐成为了亚马逊最早期的员工,她担任了公司的会计,来帮助公司进行基础的财务管理。她也非常认可贝索斯简朴的生活理念。

尽管亚马逊的发展非常迅速,但他们一直过着比较朴素的生活。直到1999年,两人还是居住在西雅图的一个一居室里,这房子还是租来的。到了2013年,麦肯齐依然每天开着家里的现代汽车送四个孩子上学、然后送贝索斯去上班。要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是全美国最有钱的家庭之一了。


贝索斯一家的好朋友Danny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贝索斯一家非常低调、朴素、接地气,就是很普通的一家人,但是跟他们所拥有财富相比,能做到这一点简直太不容易了。


她是四个孩子的职业妈妈
更是拿过奖的职业小说家
因为帮助贝索斯创办亚马逊、养育四个孩子花费了麦肯齐大量的时间。即便是这样,麦肯齐也没有放弃自己对写作的爱好。贝索斯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透露,即便是在休假的时候,他半夜醒来,竟然发现麦肯齐在电脑前努力写作。她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这本书帮助麦肯齐赢得了2005年的图书奖。

在完成第一本小说之后,麦肯齐并没有停止写作,她在忙于照顾家庭的同时,依然在构思自己的第二本小说。当然,为了提高效率,麦肯齐通过跟贝索斯沟通和探讨自己的写作灵感,来推进小说。贝索斯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他很期待能够帮助自己的太太完成人生的梦想。

对于贝索斯在自己写作工作中的帮助,麦肯齐也是非常赞赏的。她说贝索斯是自己最好的读者,而且他还会经常放下手中的工作,来阅读小说的手稿,并且给予诚恳的建议。


更酷的是,这本书2013年出版的时候,麦肯齐竟然没有选择去和自己家的公司——这家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城相关的出版机构签约。对于太太这么酷的决定,贝索斯只能开玩笑说“这是我们最大的漏网之鱼”。


“宁可孩子少根手指头,也不能是一事无成的废物”
贝索斯夫妇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贝索斯是一个典型的顾家男人,不论何时,家庭都是他最重要的财富。很难想象,身为全球最大公司之一亚马逊的掌门人,他每天花的最多的时间是在家里,陪伴家人。要知道他每年只花6个小时给投资人。为了能和家人吃早饭,他从来不安排很早的会议。但即便是这样,他依然把亚马逊打造成为了全球最成功、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贝索斯也没有把教育孩子的任务甩给麦肯齐,而是两人一起有商有量,花费很多时间为自己的孩子定制教育计划。

在贝索斯的家里,孩子3到4岁就可以用刀了,7到8岁就可以用带电的工具来干活了,比如电锯、电钻等等。麦肯齐甚至开玩笑说:“我宁可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受伤,甚至失去一根手指,都不愿意他们什么都不会,一事无成。”


“足智多谋”(recourceful)不仅是贝索斯的择偶标准,现在也成了他们家的教育目标。贝索斯也非常赞同麦肯齐的教育方式。贝索斯自己就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又非常聪明的人。他16岁的时候,跟着祖父开车去旅行,如果车子在路上抛锚,祖父绝对不会去找别人帮忙,而是靠自己把车修好,在这个过程中,贝索斯学到了很多东西。

麦肯齐也一样,为了能够完成学业,她在大学的时候打过很多工,非常努力、又非常高效地工作,因此也锻炼出了很强的工作能力。这些都是贝索斯夫妇认为应该给孩子的财富。

另外,贝索斯夫妇非常看重的品格是:自立和自理能力(self-reliance)。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这两位简直就是把足智多谋和自理自立做到了极致。

当然,两位学霸自然没有放松过孩子们的教育,除了常规的学习、体育等等之外,“学习第二语言是非常重要的,送他们去学普通话等等”,麦肯齐曾表示。


最后,总结一下,贝索斯夫妇俩携手走过了25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一起打造了今天全世界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亚马逊,从零开始不断努力,成为历史上最富有的人,这个过程真的很激动人心,而且两人的感情依然非常好。贝索斯喜欢在出差的路上给太太买礼物,他有时候会给麦肯齐打电话,问她,你的什么什么是什么尺寸的?麦肯齐问,为什么呀?贝索斯说,这可不管你的事哦,赶紧告诉我。收到礼物会让麦肯齐很高兴,这样的事情贝索斯特别喜欢做。

估计很多人,也是希望找到这样一种人生体验吧。



杰夫·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做事准则

投资于那些不会改变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会改变的东西。


亿万富豪企业家的独特做事准则:

杰夫·贝佐斯表示,大趋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的成功还在于做与趋势完全相反的事情,专注于那些不会改变的事情。他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未来10年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因为世界变化太快,我们现在做出的决定将决定我们未来的命运。如果决策失误,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正站在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上,看着所在的整个行业日渐走向没落和衰败,眼睁睁看着自己花了数年时间磨练和学习的技能慢慢变得过时。从记者到金融分析师,数以百万计的人发现他们自己正处在这种境地。如果决策正确,你就可能为此终身受益。

对此,杰夫·贝佐斯是这么说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几乎从未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在未来的10年里,什么东西不会改变?’ 我认为这个问题比‘未来10年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更加重要,因为你可以围绕那些长时间内都比较稳定的事情制定一个商业策略。”

杰夫·贝佐斯解释了Amazon是如何从关注‘在未来的10年里,什么东西不会改变’这个问题中获利的:“在我们的零售业务中,我们都知道所有顾客都希望商品价格越低越好,而且我知道未来10年内都会是如此。顾客希望能快速收到他们购买的商品,他们希望有更多的购买选择。很难想象10年后,顾客会这样说:‘Jeff,我喜欢Amazon,我希望Amazon上商品的价格贵一点。’ 或者说:‘我很喜欢Amazon、我希望你们送货送慢一点。’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会在这些问题上投入更多精力,把这些顾客在10年后依然希望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知道我们今天投入的精力在10年后依然能让我们的顾客从中受益。当你知道有些事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的时候,那么这样的事情就值得你在上面投入大量的精力。”

Bezos的观点是违背传统智慧的,是与传统观点不符的。规划未来的典型方法类似于在轮盘赌上赌博:

(1)找到你认为非常重要的行业领域(例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

(2)选择其中一个领域进行投资,并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3)希望这个领域能够发展壮大,希望你是在合适时机进入这个领域的,这样你就能从中获利。

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投资于某一核心领域,从而成为这个核心领域里最成功的人,而不是不断从一种趋势跳到另一种趋势上,而且每一次都从头开始。
贝索斯语录

1、关于自满:“一个公司不应该沉迷于自己的光芒,因为那是不长久的。”

2、关于发展:“如果你竞争对手为中心,你就不得不等待你的竞争对手有所作为。如果你以客户为中心,你就会更具有开拓性。”

3、关于批评:“如果你希望永远不被批评,那就不要尝试任何新事物好了。”

4、关于动力:“我坚信倡导者能够创造更好的产品,因为他们关心的东西更多。对于一个倡导者来说,一个项目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生意。他的事业与生意有关,而且必须把生意做好,但生意并非他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你做某一件事情,是因为它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那才是你的动力。”

5、关于交友:“人生太短,不应该浪费时间与平庸者交朋友。”

6、关于道德:“最让我不快的一件事是,有一天当我走过银行时,看到一则广告试图说服人们将自己的房子作二次抵押去贷款去旅游。这已经近乎邪恶。”

7、关于策略:“在亚马逊的经营上,有三大想法我们已经坚持了18年,它们是亚马逊成功的原因:客户至上、创新和耐心。”

8、关于营销: “在旧的世界里,你用30%的时间创建一种伟大的服务,用70%的时间来营销。在新的世界里,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

9、关于定价:“有两种类型的公司,一种是为提高价格而工作的公司,一种是为降低价格而工作的公司,我们将成为第二种。”
本文转载自:  中国商界网
发布时间:2018/03/30
美房吧是一家专业服务华人投资买卖美国房地产的互联网平台。房源覆盖全美42个州,专业经纪人免费服务。我们竭诚帮助您实现美国买房,卖房,租房,贷款,广告投放等相关需求。
美国咨询热线: +1 858-314-8887 中国咨询热线: 4001-678-009
电邮:kefu@meifang8.com 微信:meifangba

市场与合作

更多 >

房源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