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时代来临!马云的“无人超市”能走多远?
发布时间:2017/07/18 文章来源:网络
分享
公众号
导读:
美国房产

▲位于上海市长阳路上的首家“无人超市”12 日经过技术改造重新开门营业。据店内调试人员介绍,恢复运营的超市新增了一台空调,并安装了遮阳帘,以防止因高温引起的店内食物变质。图为顾客用微信扫码,进入“无人超市”购物。图片来源:中新社
马云一直提倡的“新零售”似乎已经浮出水面——无人零售店来了!近日,阿里在杭州推出它的首家无人零售店。这个只需用户入门时在闸机上刷下手机,随后可“拿了就走”的小店,引起外界极大关注。
目前受市场关注的无人收银零售项目除了阿里巴巴的淘咖啡, 还有亚马逊的实体超市Amazon Go、缤果盒子。有消息称,居然之家也将于本月中旬开无人便利店。那么,落地后的无人便利店, 能否生根乃至开花结果?
阿里首家无人零售店杭州迎客
8 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2017 淘宝造物节上,一个实现了“自动识别、即走即付”的无人零售店“淘咖啡”,开始了它的首秀。综合北京央广网、广州金羊网报道,“淘咖啡”位于淘宝造物节场馆的大门口,非常显眼,不少观众排队在门口等着体验。根据现场阿里巴巴工作人员介绍,只需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无人零售店内。扫码通过闸机后,手机便可收起并不再取出。就像平时购物那样,用户可以随意在店内选货。离店前会经过一道“支付门”,它由两扇门组成,在通过“支付门” 的几秒时间内,用户就会被自动扣款。蚂蚁金服技术发展部专家潘晓凌表示,达到这种便捷性,主要是靠识别技术。
潘晓凌介绍说:“它是用计算机视觉、生物识别及传感器,来进行一个混合的识别,不同维度的对人和商品识别,来降低误识率。比如很多人在同一个货架拿东西,那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识别。我们做了测试,结果是可以识别出来的。”
一时之间,这个无人零售店风头无两,成为会场内外的焦点。那么,它身上有哪些黑科技?天猫新零售技术事业部负责人赵鹏表示:“ 无人零售店”背后其实是一整套的无人店解决方案,具有整体学习和感知能力的体系,通过多路摄像头和传感器融合,加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深度学习算法,组成的一套完整自感知和不断优化的智能系统。”
目前,除了阿里的“淘咖啡”, 已拿到过亿A 轮融资的创业公司缤果盒子,已在中山、上海等地推出无人便利店;家居卖场品牌居然之家也推出无人便利店EATBOX, 会在7 月落地,两家都位于北京的店;更接近自动售卖机形态的F5 未来商店,从去年开始就已在广州塔运营。
无人超市现身沪穗 北京或7 月底开业
位于广州中华广场的一家无人超市(便利店)近日也进入了试运营阶段啦。
综合《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13 日报道,这家位于中华广场侧的无人超市面积不大,与普通便利店规模相仿。顾客通过手机扫二维码就能进入店内,同时手机会跳转到微信内该便利店的系统界面。
店内的商品以进口饮品、零食为主,还有少量的日常用品。由于是无人超市,因此店内没有固定的收银员和服务员。目前,仅出现过一位店员在补充货架上的商品。
该店员称,超市是近两三天才刚开始试业运营。顾客扫二维码进入后,只需拿着购买的商品,在设有扫描装置的门口站几秒,系统便能自动结算。这时,顾客点一下手机界面上的“出门·结算”,通过手机完成支付,就能通过自动打开的大门离开超市了。
每款商品都挂有一个电子标签,顾客买了一瓶饮品,之后站到门口的收费区,大概五秒左右,手机界面上便会显示出“开门·结算” 选项,点一下该选项,微信支付完毕就可以了。
然而,此次体验时就出现了点“小问题”。由于店员当时拿着其他商品同时站到了门口收费区内,导致系统不断显示因有商品未支付大门不能开启。最终该店员重新设置系统,顾客才能出门。店员表示,由于系统尚在调试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假如深夜,系统出现类似问题, 顾客无法出门,那么就会被关在超市内?店员表示,他们很快会在店内提供服务电话。而且过了调试期,应该不会出现类似情况。缤果盒子CEO 陈子林近日表示,今年7 月底之前,北京首个缤果盒子预计会在望京开业。
实际上,缤果盒子的第一个网点已经于2016 年8 月在广东中山地区开业。今年6 月,第二个缤果盒子登陆上海。7 月3日,缤果盒子宣布完成超过1 亿元人民币的A 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首个缤果盒子开业没几天就因高温“停运”了。
据媒体报道,在上海35摄氏度的高温情况下,缤果盒子室内温度竟高达40 摄氏度。即便开足了空调,室内气温依然比室外高4 摄氏度。视频中货架上甜甜圈的糖霜和巧克力都有融化迹象。
对此缤果盒子相关人士表示,6 月5 日缤果盒子开始试运营,由于上海地区持续高温,盒子位置无遮罩,日晒过强导致室温过高,出于用户体验和安全性考虑,在7 月7 日暂停盒子营业进行调整。“目前调试进入尾声,近几天会重新开放。”
华泰证券指出,线下零售主要存在租金成本高企、人力成本上升等痛点,排队买单、服务质量问题也会降低消费者体验,无人零售至少可以解决人工成本高企的问题。同时,很多场景下,无人零售在节省面积、提升客户体验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物联网+ 支付”新模式仍不成熟
“淘咖啡”无人零售还并未成熟。不过,从概念上的探索,到如今技术上的完善,无人零售的雏形正逐渐被勾勒出来。综合北京央广网、广州《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报道,阿里方面表示,这次尝试并不是阿里自己要开无人超市,而是希望形成一套成熟的“物联网+ 支付”的技术。未来,这套技术将提供给线下超市和便利店使用。对此,业内人士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表示,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无人零售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完全走进我们的生活。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其它方面的准备。比如说,信用体系和保障体系的打造。
不过,对于已经落地的无人便利店争议还是很大。
在淘咖啡亮相的同一天,缤果盒子则被爆出其位于上海的第一家店,因高温而需暂时停运。运营方对此的解释是需要技术调试。这不禁令人担忧:无人零售店真的在技术上准备好了吗?
为多家企业的无人零售店提供技术的北京轻仓科技,其CE0 汤雁表示,目前很多技术上的障碍都有望突破。比如,对于商品识别的准确度方面,汤雁介绍,现阶段RFID; 是较为成熟稳定的技术,但仍存在局限性。目前扫码和机器两种识别方式的准确性,也在提升之中。对于盗窃问题,他表示可以通过流程设计来克服,同时未来应争取与用户信用记录挂钩。
据最新消息,Amazon GO 原定于今年初启用,但由于还有众多技术问题未解决,只能延期。而经过数月的测试发现,在数百平方米的店里,选购人数一旦超过20 人,店内的设备就无法正确追踪记录用户的行为及选购中的产品标签。
据EATBOX 方面透露,如果EATBOX的日均销售额做到1500 元以上,即可在北京大部分区域实现单店盈利,如此一来盈利时间会在10 个月左右。也可以说,在技术成本高,门店租金低,无需支付店员工资的情况下,用户的接纳度将成为无人零售店能否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要素。无人超市会成线下零售新趋势?
8 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东西买完就能走。其实, 无人超市的出现,并不只是最近的事。北京《人民日报》报道,2016 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且手机绑定信用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这几天刷屏的杭州无人超市,采用的是视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支付等技术。
其中关键就在于为每件商品添加了RFID 标签(俗称电子标签),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目前在一些图书馆和线下商店的磁扣中,也会用到类似的技术。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对成熟且廉价的解决方案。
不过,这种RFID 标签本身也存在无法克服的问题。比如,无法识别玻璃等特殊材质的商品。如果标签被紧紧捏住,则将不被识别到。因此要满足未来落地的无人超市,恐怕还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技术的改进,这些细节上的问题相信会逐步地解决。更为关键的在于,无人超市,是否会是线下零售的新方式或新趋势呢?
从商业角度上看,无人超市瞄准的应该是节省人力、提高购物体验,以及可以大规模复制、规模化的目标。比如,日本推出的无人便利店计划,就是因为日本的人力成本实在太高了。中国的零售行业,未来也势必面临同样的问题。
但从服务的角度来看,零售店的营收,是否只需考虑人力成本单一因素?恐怕不是。某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就以7-11 为例做了一个成本分析。7-11 是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店,但它的人工成本只占整个营收的1.8%,即使加上租金,也不到5%。而要不影响用户体验,无人超市所采用的技术、管理方面的成本其实非常高。除非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使用,否则降成本很难。另外,无人店对人流量、用户人群以及产品结构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都构成了无人超市的门槛。
线下消费在新技术的促进下, 不断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与商业场景,但这种无人超市是否会成为新趋势,是否会代替传统的零售模式,则有待时间检验。不过,在这个智能时代,或许一切都充满了可能。
便利店店主和超市加盟商多数不担心
12 日,卜蜂莲花正式宣布了自助扫码购物服务在大南区的44 家店应用。
综合广州《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报道,在卜蜂莲花车陂店体验自助购物,只要扫描莲花GO 小程序,即可自主用手机扫描商品、手机支付、自助打印小票,最后工作人员检查小票和货物即放行,免去了收银台支付排长队的烦恼。
但在引进这项技术的同时,卜蜂莲花超市的售货员并没有减少。卜蜂莲花CEO 翁海鑫认为,无人超市并非是实体店的必然趋势,有温度的零售店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无人超市对实体店的冲击是有限的。有消息称,目前百佳也正在试行自助购物服务。百佳相关人士表示,很快也将推广到各个店铺中。
广州的便利店店主和超市加盟商多数不担心无人零售店会带来太大影响。广州一家位于黄埔大道中一带的便利店店主表示,无人零售店作为新鲜事物,存在技术缺陷,也需要推广时间,相信并不会对传统零售行业造成太大影响。
与他持有相似观点的还有一位广州天河区某连锁超市加盟商。他认为,目前的无人零售店只不过是一个小型的零售终端,预计普及还要好几年,因而,他并不担心无人零售对超市造成负面影响。
但是根据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的预测,未来两到三年,无人超市将占据零售市场5%—10% 的份额。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一科技革命肯定为零售业带了更新的变革。租金、人工和水电是超市经营的三大成本,所以,无人超市的出现确实开启了新零售的新纪元。”
在他看来,无人零售店将对传统便利店业态冲击最大。“因为便利店的产品更加标准化,而消费群里更加追求便捷,消费人群更年轻化。”但他也强调,虽然未来无人超市会是一个新的方向,但是对于大超市来说,都可以通过购买技术等实现无人销售的场景,因此,不至于“消灭”超市;另一方面,未来零售,对于重复简单的人工需求将全面被技术取代,但多层次、细致的服务还是会由人来提供。“即使到更长远的将来,也无法完全取代人工的服务,只是消费者对后者的要求会更高。”他说。
来源:侨报网

▲位于上海市长阳路上的首家“无人超市”12 日经过技术改造重新开门营业。据店内调试人员介绍,恢复运营的超市新增了一台空调,并安装了遮阳帘,以防止因高温引起的店内食物变质。图为顾客用微信扫码,进入“无人超市”购物。图片来源:中新社
马云一直提倡的“新零售”似乎已经浮出水面——无人零售店来了!近日,阿里在杭州推出它的首家无人零售店。这个只需用户入门时在闸机上刷下手机,随后可“拿了就走”的小店,引起外界极大关注。
目前受市场关注的无人收银零售项目除了阿里巴巴的淘咖啡, 还有亚马逊的实体超市Amazon Go、缤果盒子。有消息称,居然之家也将于本月中旬开无人便利店。那么,落地后的无人便利店, 能否生根乃至开花结果?
阿里首家无人零售店杭州迎客
8 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2017 淘宝造物节上,一个实现了“自动识别、即走即付”的无人零售店“淘咖啡”,开始了它的首秀。综合北京央广网、广州金羊网报道,“淘咖啡”位于淘宝造物节场馆的大门口,非常显眼,不少观众排队在门口等着体验。根据现场阿里巴巴工作人员介绍,只需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无人零售店内。扫码通过闸机后,手机便可收起并不再取出。就像平时购物那样,用户可以随意在店内选货。离店前会经过一道“支付门”,它由两扇门组成,在通过“支付门” 的几秒时间内,用户就会被自动扣款。蚂蚁金服技术发展部专家潘晓凌表示,达到这种便捷性,主要是靠识别技术。
潘晓凌介绍说:“它是用计算机视觉、生物识别及传感器,来进行一个混合的识别,不同维度的对人和商品识别,来降低误识率。比如很多人在同一个货架拿东西,那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识别。我们做了测试,结果是可以识别出来的。”
一时之间,这个无人零售店风头无两,成为会场内外的焦点。那么,它身上有哪些黑科技?天猫新零售技术事业部负责人赵鹏表示:“ 无人零售店”背后其实是一整套的无人店解决方案,具有整体学习和感知能力的体系,通过多路摄像头和传感器融合,加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深度学习算法,组成的一套完整自感知和不断优化的智能系统。”
目前,除了阿里的“淘咖啡”, 已拿到过亿A 轮融资的创业公司缤果盒子,已在中山、上海等地推出无人便利店;家居卖场品牌居然之家也推出无人便利店EATBOX, 会在7 月落地,两家都位于北京的店;更接近自动售卖机形态的F5 未来商店,从去年开始就已在广州塔运营。
无人超市现身沪穗 北京或7 月底开业
位于广州中华广场的一家无人超市(便利店)近日也进入了试运营阶段啦。
综合《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13 日报道,这家位于中华广场侧的无人超市面积不大,与普通便利店规模相仿。顾客通过手机扫二维码就能进入店内,同时手机会跳转到微信内该便利店的系统界面。
店内的商品以进口饮品、零食为主,还有少量的日常用品。由于是无人超市,因此店内没有固定的收银员和服务员。目前,仅出现过一位店员在补充货架上的商品。
该店员称,超市是近两三天才刚开始试业运营。顾客扫二维码进入后,只需拿着购买的商品,在设有扫描装置的门口站几秒,系统便能自动结算。这时,顾客点一下手机界面上的“出门·结算”,通过手机完成支付,就能通过自动打开的大门离开超市了。
每款商品都挂有一个电子标签,顾客买了一瓶饮品,之后站到门口的收费区,大概五秒左右,手机界面上便会显示出“开门·结算” 选项,点一下该选项,微信支付完毕就可以了。
然而,此次体验时就出现了点“小问题”。由于店员当时拿着其他商品同时站到了门口收费区内,导致系统不断显示因有商品未支付大门不能开启。最终该店员重新设置系统,顾客才能出门。店员表示,由于系统尚在调试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假如深夜,系统出现类似问题, 顾客无法出门,那么就会被关在超市内?店员表示,他们很快会在店内提供服务电话。而且过了调试期,应该不会出现类似情况。缤果盒子CEO 陈子林近日表示,今年7 月底之前,北京首个缤果盒子预计会在望京开业。
实际上,缤果盒子的第一个网点已经于2016 年8 月在广东中山地区开业。今年6 月,第二个缤果盒子登陆上海。7 月3日,缤果盒子宣布完成超过1 亿元人民币的A 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首个缤果盒子开业没几天就因高温“停运”了。
据媒体报道,在上海35摄氏度的高温情况下,缤果盒子室内温度竟高达40 摄氏度。即便开足了空调,室内气温依然比室外高4 摄氏度。视频中货架上甜甜圈的糖霜和巧克力都有融化迹象。
对此缤果盒子相关人士表示,6 月5 日缤果盒子开始试运营,由于上海地区持续高温,盒子位置无遮罩,日晒过强导致室温过高,出于用户体验和安全性考虑,在7 月7 日暂停盒子营业进行调整。“目前调试进入尾声,近几天会重新开放。”
华泰证券指出,线下零售主要存在租金成本高企、人力成本上升等痛点,排队买单、服务质量问题也会降低消费者体验,无人零售至少可以解决人工成本高企的问题。同时,很多场景下,无人零售在节省面积、提升客户体验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物联网+ 支付”新模式仍不成熟
“淘咖啡”无人零售还并未成熟。不过,从概念上的探索,到如今技术上的完善,无人零售的雏形正逐渐被勾勒出来。综合北京央广网、广州《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报道,阿里方面表示,这次尝试并不是阿里自己要开无人超市,而是希望形成一套成熟的“物联网+ 支付”的技术。未来,这套技术将提供给线下超市和便利店使用。对此,业内人士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表示,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无人零售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完全走进我们的生活。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其它方面的准备。比如说,信用体系和保障体系的打造。
不过,对于已经落地的无人便利店争议还是很大。
在淘咖啡亮相的同一天,缤果盒子则被爆出其位于上海的第一家店,因高温而需暂时停运。运营方对此的解释是需要技术调试。这不禁令人担忧:无人零售店真的在技术上准备好了吗?
为多家企业的无人零售店提供技术的北京轻仓科技,其CE0 汤雁表示,目前很多技术上的障碍都有望突破。比如,对于商品识别的准确度方面,汤雁介绍,现阶段RFID; 是较为成熟稳定的技术,但仍存在局限性。目前扫码和机器两种识别方式的准确性,也在提升之中。对于盗窃问题,他表示可以通过流程设计来克服,同时未来应争取与用户信用记录挂钩。
据最新消息,Amazon GO 原定于今年初启用,但由于还有众多技术问题未解决,只能延期。而经过数月的测试发现,在数百平方米的店里,选购人数一旦超过20 人,店内的设备就无法正确追踪记录用户的行为及选购中的产品标签。
据EATBOX 方面透露,如果EATBOX的日均销售额做到1500 元以上,即可在北京大部分区域实现单店盈利,如此一来盈利时间会在10 个月左右。也可以说,在技术成本高,门店租金低,无需支付店员工资的情况下,用户的接纳度将成为无人零售店能否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要素。无人超市会成线下零售新趋势?
8 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东西买完就能走。其实, 无人超市的出现,并不只是最近的事。北京《人民日报》报道,2016 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且手机绑定信用卡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这几天刷屏的杭州无人超市,采用的是视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支付等技术。
其中关键就在于为每件商品添加了RFID 标签(俗称电子标签),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目前在一些图书馆和线下商店的磁扣中,也会用到类似的技术。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对成熟且廉价的解决方案。
不过,这种RFID 标签本身也存在无法克服的问题。比如,无法识别玻璃等特殊材质的商品。如果标签被紧紧捏住,则将不被识别到。因此要满足未来落地的无人超市,恐怕还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技术的改进,这些细节上的问题相信会逐步地解决。更为关键的在于,无人超市,是否会是线下零售的新方式或新趋势呢?
从商业角度上看,无人超市瞄准的应该是节省人力、提高购物体验,以及可以大规模复制、规模化的目标。比如,日本推出的无人便利店计划,就是因为日本的人力成本实在太高了。中国的零售行业,未来也势必面临同样的问题。
但从服务的角度来看,零售店的营收,是否只需考虑人力成本单一因素?恐怕不是。某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就以7-11 为例做了一个成本分析。7-11 是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店,但它的人工成本只占整个营收的1.8%,即使加上租金,也不到5%。而要不影响用户体验,无人超市所采用的技术、管理方面的成本其实非常高。除非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使用,否则降成本很难。另外,无人店对人流量、用户人群以及产品结构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都构成了无人超市的门槛。
线下消费在新技术的促进下, 不断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与商业场景,但这种无人超市是否会成为新趋势,是否会代替传统的零售模式,则有待时间检验。不过,在这个智能时代,或许一切都充满了可能。
便利店店主和超市加盟商多数不担心
12 日,卜蜂莲花正式宣布了自助扫码购物服务在大南区的44 家店应用。
综合广州《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报道,在卜蜂莲花车陂店体验自助购物,只要扫描莲花GO 小程序,即可自主用手机扫描商品、手机支付、自助打印小票,最后工作人员检查小票和货物即放行,免去了收银台支付排长队的烦恼。
但在引进这项技术的同时,卜蜂莲花超市的售货员并没有减少。卜蜂莲花CEO 翁海鑫认为,无人超市并非是实体店的必然趋势,有温度的零售店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无人超市对实体店的冲击是有限的。有消息称,目前百佳也正在试行自助购物服务。百佳相关人士表示,很快也将推广到各个店铺中。
广州的便利店店主和超市加盟商多数不担心无人零售店会带来太大影响。广州一家位于黄埔大道中一带的便利店店主表示,无人零售店作为新鲜事物,存在技术缺陷,也需要推广时间,相信并不会对传统零售行业造成太大影响。
与他持有相似观点的还有一位广州天河区某连锁超市加盟商。他认为,目前的无人零售店只不过是一个小型的零售终端,预计普及还要好几年,因而,他并不担心无人零售对超市造成负面影响。
但是根据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的预测,未来两到三年,无人超市将占据零售市场5%—10% 的份额。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一科技革命肯定为零售业带了更新的变革。租金、人工和水电是超市经营的三大成本,所以,无人超市的出现确实开启了新零售的新纪元。”
在他看来,无人零售店将对传统便利店业态冲击最大。“因为便利店的产品更加标准化,而消费群里更加追求便捷,消费人群更年轻化。”但他也强调,虽然未来无人超市会是一个新的方向,但是对于大超市来说,都可以通过购买技术等实现无人销售的场景,因此,不至于“消灭”超市;另一方面,未来零售,对于重复简单的人工需求将全面被技术取代,但多层次、细致的服务还是会由人来提供。“即使到更长远的将来,也无法完全取代人工的服务,只是消费者对后者的要求会更高。”他说。
来源:侨报网
发布时间:2017/07/18
美房吧是一家专业服务华人投资买卖美国房地产的互联网平台。房源覆盖全美42个州,专业经纪人免费服务。我们竭诚帮助您实现美国买房,卖房,租房,贷款,广告投放等相关需求。
美国咨询热线: +1 858-314-8887
中国咨询热线: 4001-678-009
电邮:kefu@meifang8.com
微信:meifangba
快速通道
最新资讯
- 如果我去世了,我的年金会怎么样?2025/05/14
- 非美国居民在美国房产贷款:特殊要求与限制2025/05/14
- 何时做Roth Conversion比较省荷包?2025/05/09
- 孩子申请美国高中,SSAT与ISEE如何选?2025/05/09
- 州规大不同,跨州工作如何报税?2025/05/09
- 账户出现大额存款,银行会不会向IRS通报?2025/05/09
- 美本申请必看!2025/05/09
- 通知!佛州居民报税截止期延长至5月1日2025/05/06
市场与合作
更多 >房源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