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万美国人住不起房,涨的工资比不过涨的房价!
发布时间:2018/04/17 文章来源:网络
分享
公众号
导读:
美国房产
根据哈佛大学最近的一份住房报告,超过3800万美国家庭无法承受住房,数字在过去的16年里增长了146%。
根据nbc报道,按照联邦政府的指导方针,居民收入的30%以上用于住房,则被认为是“成本负担”,并且难以获得食品、衣服、交通和医疗保健等基本必需品。
但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住房方面不堪重负的美国人口已从2001年的近1600万增加到2015年的3800万。这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尽管整体经济复苏,但与2014年相比只有小幅改善。
当人们不能安全地支付抵押贷款和租金时,对于收入较低的人或“月光养房”的人而言,问题可以说很严重了。
哈佛大学联合住房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Dan McCue表示,住房方面的负担也拖累了GDP,拖慢了整体经济增长速度。
“它迫使人们减少在其他项目上的开支,相应地将减少其他经济部门的开支,因为人们会少买、多储蓄,”McCue说,“这可能使创业和创办新公司变得更加困难。为了供房,有一天算一天,这些人不太可能回到学校培训充电,也就不大可能晋升到最具生产力的行业,成为捞金一员。”
美国买房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薪资跟不上住房成本的上涨。
“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这比停滞更糟糕,薪水跟不上通货膨胀,”McCue说。
DS Economics首席执行官Diane Swonk表示,住宅成本上涨还受到质优房数量有限和价廉房流失住户的驱动。
“在金融危机之后,大量的房子贬值,”Swonk说。 “现有的大部分住房资不抵债,很多价廉房屋年久失修。”
Swonk还表示:“建筑商不太可能缩减规模和建造小型房屋,”Swonk说。 “因此供应远低于需求,所以当然价格上涨。”
美国房产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2009年后墨西哥的净移民数量下降,这减少了来美熟练建筑工人的数量,并增加了材料成本。
文章来源:纽约侨报
根据哈佛大学最近的一份住房报告,超过3800万美国家庭无法承受住房,数字在过去的16年里增长了146%。
根据nbc报道,按照联邦政府的指导方针,居民收入的30%以上用于住房,则被认为是“成本负担”,并且难以获得食品、衣服、交通和医疗保健等基本必需品。

但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住房方面不堪重负的美国人口已从2001年的近1600万增加到2015年的3800万。这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尽管整体经济复苏,但与2014年相比只有小幅改善。
当人们不能安全地支付抵押贷款和租金时,对于收入较低的人或“月光养房”的人而言,问题可以说很严重了。
哈佛大学联合住房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Dan McCue表示,住房方面的负担也拖累了GDP,拖慢了整体经济增长速度。
“它迫使人们减少在其他项目上的开支,相应地将减少其他经济部门的开支,因为人们会少买、多储蓄,”McCue说,“这可能使创业和创办新公司变得更加困难。为了供房,有一天算一天,这些人不太可能回到学校培训充电,也就不大可能晋升到最具生产力的行业,成为捞金一员。”
美国买房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薪资跟不上住房成本的上涨。
“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这比停滞更糟糕,薪水跟不上通货膨胀,”McCue说。
DS Economics首席执行官Diane Swonk表示,住宅成本上涨还受到质优房数量有限和价廉房流失住户的驱动。
“在金融危机之后,大量的房子贬值,”Swonk说。 “现有的大部分住房资不抵债,很多价廉房屋年久失修。”

Swonk还表示:“建筑商不太可能缩减规模和建造小型房屋,”Swonk说。 “因此供应远低于需求,所以当然价格上涨。”
美国房产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2009年后墨西哥的净移民数量下降,这减少了来美熟练建筑工人的数量,并增加了材料成本。
文章来源:纽约侨报
发布时间:2018/04/17
美房吧是一家专业服务华人投资买卖美国房地产的互联网平台。房源覆盖全美42个州,专业经纪人免费服务。我们竭诚帮助您实现美国买房,卖房,租房,贷款,广告投放等相关需求。
美国咨询热线: +1 858-314-8887
中国咨询热线: 4001-678-009
电邮:kefu@meifang8.com
微信:meifangba
快速通道
最新资讯
- 如果我去世了,我的年金会怎么样?2025/05/14
- 非美国居民在美国房产贷款:特殊要求与限制2025/05/14
- 何时做Roth Conversion比较省荷包?2025/05/09
- 孩子申请美国高中,SSAT与ISEE如何选?2025/05/09
- 州规大不同,跨州工作如何报税?2025/05/09
- 账户出现大额存款,银行会不会向IRS通报?2025/05/09
- 美本申请必看!2025/05/09
- 通知!佛州居民报税截止期延长至5月1日2025/05/06
市场与合作
更多 >房源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