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市:
昨日成交:
房源总量:
热门城市
洛杉矶 纽约市 西雅图 旧金山 曼哈顿 尔湾 波士顿 亚特兰大 圣地亚哥 凯瑞市 圣荷西 奥兰多 阿拉米达 迈阿密 新港滩 檀香山市 萨克拉门托 萨拉索塔 奥斯汀 亚凯迪亚 贝尔维尤 休斯顿 法拉盛 芝加哥 达拉斯 波特兰 坦帕 泽西城 凤凰城 普林斯顿 西棕榈滩 那不勒斯 拉斯维加斯
X

官方微信公众号:美房吧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得最新美国房源&房产资讯。

X

微信分享当前资讯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开,分享给好友

浅谈美国教育 (二):从中国到美国
发布时间:2016/06/20 文章来源:网络
分享
公众号
导读:因为中国人一向对教育的重视,大家买房子时学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在美国从事房地产行业几年以来,跟客户的交流过程中有不少关于学区的讨
因为中国人一向对教育的重视,大家买房子时学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在美国从事房地产行业几年以来,跟客户的交流过程中有不少关于学区的讨论,引发了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这段时间得以把这些思考总结一下,写成一个“浅谈美国教育”系列,希望与大家共勉……

(5) 爱我你就陪陪我
寄宿高中在美国不占多数, 分为寄宿在学校和寄宿在家庭两种。寄宿家庭这种方式在中国几乎不存在, 寄宿学校对离家远的农家子弟是普遍存在的经历, 我本人就是一例。

虽然初中以上的寄宿学校对孩子的独立性格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但是小学及更年幼的寄宿学校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 同时要小心的是, 不论年龄, 寄宿家庭(不是学校)对任何一个孩子都具有挑战性, 而且这种挑战多数都产生不确定的结果。

 

 
用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一点。我受一个朋友之托来解决教育孩子方面的尴尬, 接下来我从这个孩子面临的困难入手, 了解他现在的需要和过去的经历,多方协调找到他心目中的导师并且当面答疑解惑, 为他重新树立了方向。我也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遗憾的是, 他从幼年就开始的寄宿生活所造成的关爱贫乏症需要一定时间的治疗和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好的教育是关爱, 最好的关爱是陪伴。金钱的投入对于教育其实是一个并不关键的因素, 更何况吝啬时间和吝啬金钱有时候就是一体两面。


越来越多的家长有经济实力送孩子到好学校甚至国外的学校读书, 但是, 不可忽视的是, 教育的主体是家庭而不是学校。如果家长认识不到这一点, 而错误地以为送到名校就万事大吉, 就是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

相反的情况, 美国有相当多的家庭选择Home School, 孩子在上大学前大多数时间在家里学习文化知识, 家长担负起各科教师的角色。 这种教育方式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这其实是人类历史上最本源的教育方式,在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中完成生命的传承。

“爱我你就陪陪我”, 这是孩子的呼喊, 每个家长都不应该找借口。

(6) 服务精神的培养

仔细比较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 会发现教育理念和实践上的很多不同。目前正如火如荼的高考,是中国教育中应试教育理念的一个终极体现。如果大学录取的时候仅以高考分数为依据,我们又怎能埋怨家长逼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一切以高考为目标呢?
 
教育的基本点就是培养有服务精神的下一代。在最重要的八年一体化时段, 社区服务是学生必须完成的, 而且有规范的制度和评价体系,各个学校, 非赢利组织, 政府机构相互配合, 帮助每个孩子锻炼并培养这种心态。进而与社会接轨, 这些经历进入个人履历,成为合格社会人的一个标志。被追捧的美国名校的招生标准体现了对这种服务精神的鼓励和衔接。大学招生的时候学业表现只是标准的一部分。学校还要考核社区服务表现。因为大学也想确认,他们花功夫培养出来的人,首先是一个愿意服务社会的人。

 

 
美国高中的社区服务要求如果放在中国的学校里会显得异常突兀, 服务这个词在中国被严重蔑视, 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口头上宣称实际上做不到的官方标语引起的不适应感,另一种是对历史的急速割裂, 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促使人们对服务精神的摒弃。
 
美国高中的社区服务要求如果放在中国的学校里会显得异常突兀, 服务这个词在中国被严重蔑视,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口头上宣称实际上做不到的官方标语引起的不适应感,另一种是对历史的急速割裂,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促使人们对服务精神的摒弃。

退一步讲,教育的目的当然不是把孩子送进大学就完事的,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人类社会的基本架构靠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服务, 归根结底是感恩的一种体现, 对家庭感恩,对学校也感恩,对大自然感恩, 对社会也感恩。这种感恩才是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推动力量。如果没有感恩, 社会就乱象丛生,难以为继。如果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一直是被服务,而没有服务于别人,那他很有可能把“人人为我”视为一种理所当然,而无法建立“我为人人”的观念。如果更多人都想从别人那里尽可能多的索取,而服务付出者却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渐渐地, 社会将成为一个互害的社会, 没有人反省自己,大家攀比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高中的社区服务要求即考虑到品格教育的总体要求,又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参与。如果家长对利益的精打细算体现在这些主动的选择中,这就会影响孩子对这个事情的认知,这个社区服务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这方面的思考不可避免地上升到宗教信仰。从马丁路德改教运动以来,基督教新教在过去五百年的历史中对普通民众的品格教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耶稣为人献出生命而感召出的人心深处的良知。耶稣的标准固然太高了,但是追随者的信仰确实正在改变这个社会。

再稍微延伸一下,这种服务精神的培养甚至可以提前到八年一体化之前,在孩子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以后。可以鼓励孩子适当的分担父母的家务,服务于自己的家庭成员。曾见过一个朋友家里打理的如宾馆一般干净整洁,就问怎么做到的。朋友从抽屉里拿出两张纸,分别记录两个孩子某日擦了地板,记两分,某日整理厨房,记三分,等等。然后孩子们拿这些积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书,玩具。

从小在这种互相服务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必然懂得感恩,懂得回馈。上小学的女儿,在学期结束之前自己提出要送给老师一份小礼物,感谢老师的付出。这一点完全是她自己想到的,我们家长没有给任何的提醒,而且买礼物的钱是效仿那位朋友给女儿的日常劳动做的积分,她平常用的很谨慎的。像她这样的行为在美国非常普遍。

而这种服务精神的后续效应则远远超越了八年一体化的时空,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传承给下一代。五六月份正值毕业季,相信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在学校赢得了各种奖项。这些奖项有的是来自政府机构的,还有不少是来自民间捐款。不要以为只有腰缠万贯的校友才会回馈母校。恰恰有不少财力有限的校友乐意捐款给母校来设立奖学金,仅仅为了感恩。而这种回馈精神也将鼓舞获奖者,希望他们有能力以后也会回来传承这种精神。

我们都经过或者正在经历这样一个建立“我为人人”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作为每一个家长来说,教育孩子其实是又一次教育自己, 如果我们抱残守缺,那么教孩子成为服务社会的人才就是一纸空文。我们需要热切地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服务并树立服务的精神,这种养成将成为孩子立足社会的基石。


     (7)中文的学习

在美华人家庭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该不该让孩子学中文?怎么学?学到什么时候?

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包括我自己家里:家长用中文跟孩子说话,孩子则用英文回答。有的家长对此习以为常,有的家长则为此十分恼火 –- 跟我说中文!

在对孩子发火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思考一下学中文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数家庭选择让孩子学中文,除了跟风的因素以外,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眷恋,希望孩子能够传承下去;二是很多人看到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希望孩子掌握中文将来能多一些发展的空间。

 

 
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们选择在美国生活,孩子必然要接受英语教育。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双语,甚至多语环境,然而他们用来主导思维的语言只能有一个,并且别无选择的,他们的思维语言必然是英语!有专家指出,人对思维语言驾驭的熟练程度,可以影响到他的思维深度。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掌握并使用他们的思维语言,他们的思维深度将会收到限制。认识到了这一点,相信家长就不会太纠结孩子总用英文跟我们对话,而我们也能以比较轻松的心态来看待中文的学习。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母语的获得, 完全取决于环境。 基于语言基础上的文化, 则经由教育获得。任何外语及其文化, 也必须经过特意教授及练习。孩子的思维语言 在12岁,也就是我们之前讨论的八年一体化,甚至更早之前,会固定下来。往后再学的都是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的学习, 当然也是越早越好,但是其地位不能超越占主导的思维语言。八年一体化的开端,也就是高中一年级,是进入美国教育系统的最晚时期, 再晚的开始就必须作为第一代移民来考虑。 令人遗憾的事实是,母语为中文的第一代移民在美国的成就是非常有限的, 语言文化差异也许是最大的障碍。早于高中之前来到美国,有扎实中文基础的孩子现在称为第1.5代移民。据有人统计,第1.5代的成就与第一代相比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 其实从各方面更像第二代移民。

回头再说中文, 作为家长, 都希望孩子掌握流利的中文, 最好像英文一样。 但是, 我们也需要反省, 像犹太民族那样执着的固守自己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信仰, 我们中国人是根本做不到的。鲜有见到三代四代的华裔熟练掌握中文的。 具体原因当然很多。犹太民族也是个特例, 以后我们会专章讲述。

既然决定要让孩子学中文,那么怎么学?目前很多家庭选择送孩子到中文学校, 个别有专长的家长也可能在家自己认真教, 但是多数家长都不适合自己教中文。你可以说的很流利,写的很顺畅,但是教中文需要专业的训练,不是从我们所学的语文课上自动获得的。

中文学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不是每个中文学校都令人满意。 在为孩子选择中文学校时家长还需要做一番研究, 对繁体字的看法, 对拼音的注重程度, 对家长的要求, 等等, 都应该是中文学校的质量考评的方面, 更不用说校长和老师的素养。

中文这么难学的外语, 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繁重的任务, 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家长也需要相应的配合。如果每年暑期回到中国浸染在中文环境里一段时间, 会非常稳固地提高中文水平, 当然这要求很高的后勤支援。坚持家里的中文环境,无疑也会有利于孩子的中文学习。像我们开头提到的家长讲中文,孩子用英文回答的场景,其实应该说家长也是有一部分责任的。见到过少数的几个家庭,孩子在美国出生,到了十几岁孩子在家里还是可以跟父母用流利的中文交流。问及秘笈,家长说你只要坚持家里的中文环境,孩子就会知道在家里就只能说中文。

而大多数家长犯的错误是,在孩子上学伊始,或是刚刚移民美国,就认为我要帮助孩子尽快的学习英语,在家里也跟她练习,甚至教她一些,好让她尽快适应幼儿园或学校的环境。殊不知这样做虽然短期帮了孩子,长期来看却给孩子造成一种印象,就是家里也可以是英语环境,久而久之她当然不愿意讲中文了。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语言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在学校学习英语,而保持家里的中文环境。

家长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坚持, 是下一代学好中文的关键。端午节你吃粽子了吗?中秋节你吃月饼了吗?春节你有没有给孩子讲一讲“年”的故事?


葛浩雷
手机:1-949-275-0187
微信:gehaolei2088
南加州房产经纪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发布时间:2016/06/20
美房吧是一家专业服务华人投资买卖美国房地产的互联网平台。房源覆盖全美42个州,专业经纪人免费服务。我们竭诚帮助您实现美国买房,卖房,租房,贷款,广告投放等相关需求。
美国咨询热线: +1 858-314-8887 中国咨询热线: 4001-678-009
电邮:kefu@meifang8.com 微信:meifangba

市场与合作

更多 >

房源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