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市:
昨日成交:
房源总量:
热门城市
洛杉矶 纽约市 西雅图 旧金山 曼哈顿 尔湾 波士顿 亚特兰大 圣地亚哥 凯瑞市 圣荷西 奥兰多 阿拉米达 迈阿密 新港滩 檀香山市 萨克拉门托 萨拉索塔 奥斯汀 亚凯迪亚 贝尔维尤 休斯顿 法拉盛 芝加哥 达拉斯 波特兰 坦帕 泽西城 凤凰城 普林斯顿 西棕榈滩 那不勒斯 拉斯维加斯
X

官方微信公众号:美房吧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得最新美国房源&房产资讯。

X

微信分享当前资讯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开,分享给好友

海外华侨华人热议:该不该送孩子回中国学习汉语
发布时间:2015/02/02 文章来源:美房吧
分享
公众号
导读:从大家的反映来看,在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上,意见一致。而在学习中文的方式上,分歧较大。有人认为,成长期的孩子在中国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中华母文化的核心价值会在孩子心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回到中国学习中文重要,还是陪在父母身边重要?大家各抒己见。
 
  从大家的反映来看,在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上,意见一致。而在学习中文的方式上,分歧较大。有人认为,成长期的孩子在中国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中华母文化的核心价值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也有人认为,如果单纯为了学习中文,就把孩子送回中国,而父母依然在海外工作生活,那将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会大大降低孩子的幸福感,而且,对孩子将来的事业发展也不利。
 
  不过,看得出来,不管身处何方,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依然牢记中国“根”,回中国读书依然时时刻刻考虑着中华母文化在下一代的传承。8月20日,已刊发一组讨论文章,25日刊发第二组文章。
 
  让孩子回中国读书吧!
 
  - 崔真豪(韩国)
 
  让孩子回中国读书好?还是让孩子陪在自己身边好?对于移民海外的华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选择。近年来,好多华裔子女回中国读书,有的是读大学,有的是读高中,更有的是从小学读起,父母都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让孩子真正有颗中国心。
 
  前几天的华裔夏令营活动让我颇有些感触。孩子们普遍汉语水平一般,不会读写的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孩子只能听不能说了。如何加强汉语教育,如何加强孩子的中华文化教育,是移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如果孩子生长在国外,期间短暂回国停留,那么对中国的亲戚长辈没什么印象。国外再丰厚的物质基础也无法保证孩子们能不时地、回中国读书近距离地感受到来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这样有深深血缘关系的亲人的爱。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希望孩子能理解真正的中华文化。所以,个人认为,应该尽量让孩子在中国读完小学或初中再出国。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父母一定要陪在孩子身边,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真正的老师,什么都代替不了父母的爱。
 
  而且,我发现,在中国读过书的孩子到了国外生活,竞争力明显得到很大提升,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很有利。而且,中国在迅速发展,在中国受过教育的孩子,将来事业发展上也会比别人多一个选择。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海外乡亲把孩子送回中国读书。在韩国,华文学校非常少,而且还有其他很多社会问题。因此,大家还是愿意把子女送回国内读书。
 
  但孩子在中国读书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每天早晨6时要起床,7时要上学。下午4时30分放学5时到家,吃完饭马上做作业,一般两到三科作业可以在8时左右完成,然后他的任务就是立即上床睡觉。虽然也有游泳、滑冰、乒乓球、看电视、玩电脑的条件,但除了双休日和假期,没时间弄这些。而且,回中国读书势必大多要亲属照顾,这就涉及到隔代教育的问题。这依然是个值得争论的话题。
 
  另一方面,孩子回中国读书,却不能享受和国内孩子的同等待遇。比如,签证半年不到就要重新办理,签证手续又太过繁琐,一来二去,孩子就不愿意在国内读书了。因此,希望国内的华裔子女教育政策和相关单位一定要给予大力支持。
 
  无论如何,中国根深深扎在我们心中。你可以把英语说得如汉语一样流利,但你难过时,还是想找个和你有相似背景的中国人倾诉。你可以声称你喜欢法国鹅肝,但是春节吃中国饺子还是你的习惯。相同的文化,相近的价值观,这种种族归属感,是每个华人都摆脱不掉的。
 
  让我们的孩子回中国读书吧!到老的时候,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吃着大家都熟悉和喜欢的饭菜,说着彼此互相都明白的语言,唠叨着他和我们都不陌生的事,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函授教育,从孩子身上开始
 
  - 张定寿(丹麦)
 
  我想,是否送孩子回中国读书得根据每个家庭不同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作为华人后代,了解和学习祖籍国的文化历史,是非常必要的。何况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史,而21世纪又被称属于中国。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量,争取回中国读书接受一定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海外华裔都存在一个“根”的情结。其实,每个国家的国民都存在这种情结。前些年,美国人也在相隔百多年后寻找自己的“根”。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与我们的后代,不能忘“根”,也就是不能忘本。至于如何让我们的“根”能延续壮大,枝叶繁茂,这就离不开教育了。否则就是无知。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我们的后代,对祖籍国无知。
 
  不过,现实中,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还是有些问题。
 
  我的外孙从洛杉矶回上海念书,本来在美国已读三年级,但是由于汉语、数学的差距大,特别是汉语,只能从一年级开始。念了两年后,由于年龄差距,孩子不适应。而且,也为了让孩子将来回美国继续学习,只好送去双语学校就读。双语学校收费高,贵族级的更高,一般每个学期要7万元人民币,外加校车费1200多元,校服、中午餐及书本杂费若干,负担很重。
 
  而且,双语学校的主要对象是外企或驻华单位人员的子弟,以英语为主,中文知识教育就在次要了。
 
  我们要发展我们的软实力,离不开汉语,而青少年在学习中国文化方面存在种种困难。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当今网络媒体传播非常发达,可以找出适合的方法进行函授教育。这需要国内教育部门从长远的战略出发,结合各地侨胞的热切期望,群策群力,开展网络函授教育。这既是为千千万万散居各国各地的炎黄后代造福,也是为更好地推进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合作培养、储备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年我们的“西游记”,主要是通过电影传达给了全球千千万万的中外孩子。我们应从中受到启发。
 
  丢不丢根,关键不是在哪里受教育
 
  - 庞 燕(加拿大)
 
  一个人必须有根,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的根。一直生活在国外的话,不回中国读书,孩子接触不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未来只可能是一种结局:长大后成为不懂中文、不懂中国文化的“外黄里白”的“香蕉人”。
 
  有人认为,国外文化过于强调个性和多元发展,忽视了学习,而且,有些国外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干扰,于是决定带孩子回中国读书,读完小学或初中再出去。
 
  有人说国外的教育普遍比较人性化,学生压力不大;中国的基础教育扎实,学生各方面发展均衡。对于两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因为教育体制的差异,国外的孩子相对单纯,心理承受力也会比国内的孩子差些。
 
  其实,是否要送海外的孩子回中国上学是见仁见智的事,关键是想让孩子发展什么,不同的家长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是否回中国读书完全可以不需要一致。
 
  不过,我认为,华裔孩子起码也要有听和说中文的能力。长的是华人的外表,如果没有中文的沟通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欠缺:不仅和亲友们无法沟通,也会丢失今后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机会。现在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今后的中国是谁也不能忽视的力量,而华裔与中国有着天然的联系,放弃这个优势是很可惜的。
 
  虽然华裔子女大多会在国外生活和发展,主要考虑的是融入居住国的社会,但如果有中华文化的背景和与中国的天然联系,那么就会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今后的生活、事业和发展都是有利和有益的。
 
  当然,培养孩子的中华文化不一定非要送他们回中国上学。我认为,只要为孩子创造中文的环境,经常让他们接触中华文化,有机会多回中国走走看看,也是很好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送回中国上学更好。毕竟,他们要长期在居住国生活和工作,了解和融入居住国是最主要的。
 
  身边不乏负面的例子。新移民往往担心孩子的语言不能适应在国外的学习,所以在家里也不和孩子讲中文,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与中文越来越远了。甚至有的在中国初中毕业后出国的孩子,几年后反而不会讲中文了。这都是由孩子没有中文环境而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孩子小的时候送回中国读书,也同样会发生相同的问题的。
 
  所以,回中国读书丢不丢根的关键不是孩子在哪里接受教育。
 
  赵云茜(日本)
 
  关于应不应该将孩子送回中国就读的问题,我在大儿子上学时,曾经纠结过一阵子。刚好那段时间国内有些负面新闻,也就断了念想。现在想来还是正确的,无论如何,孩子们是快乐的,虽然国外基础教育和国内的有些距离,但有什么比孩子快乐更重要呢?
 
  在日本,对于孩子们来说,学校是玩、交朋友的地方,吓唬他们最顶用的话,就是:不听话,就不让你去学校啦!绝对灵。
 
  我坚决认为应该把孩子留在身边。不过,我建议,每年定期一两个月让孩子回国学习中华文化。我每年都带孩子回国不下3次。每次国内有活动我都第一时间让孩子报名参加。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周露(墨西哥)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千万不能因为大人出国,回中国读书让孩子把“根”的文化遗失在路上。我的一位朋友来墨西哥多年,孩子学龄前就送回国内。两个孩子都在中国读完了高中然后到美国读大学。他们十分感谢自己的父母。
 
  我出国多年,但女儿一直在国内读书直到大学,现在留在国内工作。我一直陪着她读完了高中,并考上北京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后才出来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做法。
 
  国内的教育确实有许多问题,但我一直认为,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和中学是养成学习习惯和打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必须要有些框框和规范。
 
  我身边有好多负面的例子。我的几个侄子侄女现在就面临问题:父母出来做生意,孩子跟着大人转,基础就出了问题,习惯也没养好。
 
  还有一个孩子,跟着父母出国后得了自闭症,还好,母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赶紧把孩子带回上海。据说现在可好了,还参加了上海电视台组织的少儿舞蹈表演呢。
 
  王树旺(法国)
 
  关于海外华人子女的教育:如果当地经济文化教育比较发达,那就留在当地,以本土教育为主,以学中文为辅培养孩子;否则,就把孩子送到发达国家接受教育,或送回中国。我们出国的目的不能仅仅是自己眼前赚钱,必须为后代考虑,否则目光短浅得不偿失。
 
  徐涛(厄瓜多尔)
 
  在国外,一面接受中文教育,一面还要融入所在国,很难。大部分孩子不可能同时精通两个国家的文化精髓,总要舍其一。要不忘根,还要融入当地社会,也难为孩子们了。
 
  我认为,应该让孩子先打好中文基础,再出国学习。不过,我不赞成把孩子寄养在老人身边。我认为放在老人身边的孩子会变得自私,因为隔代照顾时,老人会担心出事,父母又觉得自己欠孩子的,所以在物质方面给的太多。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孩子跟在父母身边,假期回中国寻根旅行,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黄子禅(坦桑尼亚)
 
  子女教育是我现在面临的最头痛的问题。坦桑尼亚不像发达国家,根本没有中文教育。不得已,我把两个孩子都送回中国读书了。妈妈陪着他们,我只能每两三个月两边来回跑,真是有些无奈啊。
 
  不过,我们的“根”就在语言的承载之下,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接受中文教育。可是,究竟怎样的方式才是最好?每一种方式都有利有弊,谁敢说自己的决定是最好的呢?
 
  王恩逵(加拿大)
 
  如果仅是学会听说中文,那回国参加活动,10天抵得上在外学一年!我觉得,在国外想让孩子学好中文,只有在家庭中创造出中文的环境,才能有保证。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上中文学校,然后,假期到中国寻根旅行。这比送回中国上学要好得多。
 
  尹晴日(卢旺达)
 
  我是3个孩子的父亲,最大的孩子11岁,最小的1岁。现在孩子都在非洲,我们两口子都认为孩子小的时候要和父母在一起。这样问题就来了,这边没有中文学校。大孩子来非洲前在中国上了半年小学,能看书。女儿1岁过来,现在5岁,她听说中文没问题,但读写的能力很弱。
 
  我们还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我老婆是日本人。所以在家里,孩子和我说中文,和妈妈说日语,上学用英语。我有时候甚至会想,孩子们做梦说什么语呢?
 
  这边的华人孩子不多,中文教育问题很多。但是,我也不太喜欢国内的教育方式。为了所谓的起跑线,把孩子都弄成小大人了。国内有些攀比、虚荣、金钱至上等风气也不好。但孩子怎么学习中华文化,成了我现在面临的最大课题。
发布时间:2015/02/02
美房吧是一家专业服务华人投资买卖美国房地产的互联网平台。房源覆盖全美42个州,专业经纪人免费服务。我们竭诚帮助您实现美国买房,卖房,租房,贷款,广告投放等相关需求。
美国咨询热线: +1 858-314-8887 中国咨询热线: 4001-678-009
电邮:kefu@meifang8.com 微信:meifangba

市场与合作

更多 >

房源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