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圣节科普 Don’t be a Racist with your Costume
发布时间:2018/10/12 文章来源:
分享
公众号
导读:
美国生活资讯
看完这篇推送,你也许会放弃精心准备好的costume

万圣节快到了,一年一度的Halloween party又会迎来兴奋不已的costume competition。作为一个社交无能的人,在此拿出cultural appropriation这种逼格词来进行政治正确的科普,安静地向爬梯咖们泼一些冷水。
什么是cultural appropriation?
简单地说就是,你并不是该文化的成员,但未经允许擅自使用其他文化传统的部分元素作为己用。
万圣节是以装扮取乐的节日。没错,dress up for the sake of fun. 既然是取乐,必然会有一些对象作为取乐的代价,我们需要警惕的就是不要将他人的文化传统作为娱乐消费。不要将整个民族文化以廉价戏服的形式误读和代表出来。“We are a culture. NOT A COSTUME.”

违反Cultural appropriation 的行为往往是多数人群体冒犯少数群体,发生的原因和表现往往是多数群体对少数群体文化传统的了解甚少。了解的不足往往导致简单化、标签化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我相信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无意冒犯的,但这样的装扮的确渗透和传达了刻板印象和单一化评判,往往指向种种激进、明显的种族主义。
Asian Stereotype
亚洲文化的刻板印象主要集中在对各个国家服饰和职业的复制,最典型的就是五毛特效的装扮,连cosplay都算不上的戏仿:

在日本,艺伎是十分受尊重的职业和艺术。它有久远的历史和复杂的传统,她们的扮相、表演、身段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复杂的讲究。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高超的装扮艺术,请不要尝试艺伎装。花几十刀买来的美国版kimono,爽身粉扑满脸,戴一个包子假发,并不是对日本文化的尊重。你认为你在展示兴趣,实际却是一种不敬。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印度舞娘、埃及法老。事实上,在印度,只有德西人(desi)和虔诚的印度教徒(Hindu)可以穿戴bindis等饰品。如果你不是他们文化中的一员,或者并没有对古印度古埃及了解很多的话,不要轻易尝试这样的装扮。在对方的文化中作为传统服饰,现在却被拿来当作节日的戏服,这是非常冒犯的。

更糟糕的是,许多人会凭着对异域文化的少量理解,简单地抽取一些特征,加以改编,也就是刚才的定义中提到的“简单化、标签化的刻板印象”。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碎片化呈现是很不尊重的。比如汉文化下成长的中国人看到这样很有违和感的costume就会觉得很冒犯:

Gipsy Stereotype
吉普赛这个词在美国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词(G***y)。千万不要以为穿一个吉普赛人的短裙、再用头巾包一个这样的发型是时尚。

Black Stereotype
如果你不是黑种人,请不要用棕色涂料涂黑肤色,不要戴非洲卷发假发,更不要cosplay任何黑人名人。千!万!不!要!比如最近的facebook上大家都在转发的“万圣节快到了,记住千万不要扮Blackface!”


在美国,白人装扮成黑人的样子,甚至以此作为节日装束,是非常非常种族歧视的一种行为,称为black-face minstrelsy. Blackface在美国有很久的历史,现在已成为人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一项政治正确的警示。
除了扮成某一个黑人明星以外,扮成随便一个黑人歌手的样子也有些危险哦。比如摇滚。你认为是猫王开启了摇滚乐?Guess what?其实是黑人从布鲁斯不断发展出来的。但五十年代的美国音乐产业支持主流白人,才有了猫王的地位,如Sam Philip所说:“If I could find a white man who had the Negro sound and the Negro feel, I could make a billion dollars.” 黑人艺术家在音乐界有太多歧视和排挤,所以穿一身复古闪亮的皮衣皮裤,装扮成黑人摇滚歌星,也不太okay哦。
美国生活资讯
Mexican Stereotype
在美国说到墨西哥人的刻板印象,也许就是偷渡者。所以千万不要尝试墨西哥斗篷,配上胡子,戴个墨西哥草帽,手里再拿把沙漠牛仔手枪。你不是墨西哥人,你也没去过墨西哥。就算你去过,也不要尝试。

Native American Stereotype
土著人曾经有个名字,Savage。羽毛头饰、棕色皮肤、麻布的裙子、兽皮的装饰、原生态的歌声。嗯,在美国,媒体已经将土著文化误读得差不多了,千万不要助长对土著人文化的片面呈现。Stereotype的另一个名字叫做Mass Lies,因为它让更多人认为那种文化就是那样单一化、特征化的。有时在派对上穿一身廉价的戏服,代价是错误地代表一种民族文化。
不要因为看过几部迪斯尼动画电影就觉得自己对美国印第安人感兴趣了,更不要在派对上尝试土著公主的戏服。就算你对Pocahontas这部电影感兴趣,你知道历史上真正的Pocahontas是被绑架的,未成年就被迫嫁给了一个英格兰移民(不是那个绅士约翰),享年21岁吗?也许你不是有心,但装扮成Pocahontas的样子很有可能触及土著人痛苦的历史回忆。如果你不了解历史的真相,请不要尝试。
也有人认为土著公主的扮相是性感的标志。但如果你知道真相是,每三个土著女性中就有一名遭遇过强奸,你就知道为什么“buy a Sexy Indian Girl costume” 是很冒犯的了。

Arabian Stereotype
额,这个不多说了,我相信没有同学会拿着塑料炸药扮成拉登的。。。。。。Again, 白袍黑袍是人家的民族服饰,不是costume!

总之在美国,在借用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环境和情景,给予充分的尊重。就像印第安人的服饰,是带有一段血腥、痛苦的历史的,也许你的本意是对土著文化展示兴趣和尊重,其实却十分offensive。这就又回到了一开始所讲,文化运用的不恰当往往是由于不了解。
美国生活资讯
万圣节costume旨在乐趣和性感。但在美国这个政治正确的国家,一定要三思,这种乐趣和性感是不是基于对其他文化和民族的冒犯。
不光如此,希望大家能跳出大工厂生产时代流水作业的戏服,避免对文化的简单概括,不要选择基于民族和种族的服饰【最安全的选择就是恐怖和卖萌主题哦】。
文章来源: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完这篇推送,你也许会放弃精心准备好的costume

万圣节快到了,一年一度的Halloween party又会迎来兴奋不已的costume competition。作为一个社交无能的人,在此拿出cultural appropriation这种逼格词来进行政治正确的科普,安静地向爬梯咖们泼一些冷水。
什么是cultural appropriation?
简单地说就是,你并不是该文化的成员,但未经允许擅自使用其他文化传统的部分元素作为己用。
万圣节是以装扮取乐的节日。没错,dress up for the sake of fun. 既然是取乐,必然会有一些对象作为取乐的代价,我们需要警惕的就是不要将他人的文化传统作为娱乐消费。不要将整个民族文化以廉价戏服的形式误读和代表出来。“We are a culture. NOT A COSTUME.”

违反Cultural appropriation 的行为往往是多数人群体冒犯少数群体,发生的原因和表现往往是多数群体对少数群体文化传统的了解甚少。了解的不足往往导致简单化、标签化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我相信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无意冒犯的,但这样的装扮的确渗透和传达了刻板印象和单一化评判,往往指向种种激进、明显的种族主义。
Asian Stereotype
亚洲文化的刻板印象主要集中在对各个国家服饰和职业的复制,最典型的就是五毛特效的装扮,连cosplay都算不上的戏仿:

在日本,艺伎是十分受尊重的职业和艺术。它有久远的历史和复杂的传统,她们的扮相、表演、身段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复杂的讲究。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高超的装扮艺术,请不要尝试艺伎装。花几十刀买来的美国版kimono,爽身粉扑满脸,戴一个包子假发,并不是对日本文化的尊重。你认为你在展示兴趣,实际却是一种不敬。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印度舞娘、埃及法老。事实上,在印度,只有德西人(desi)和虔诚的印度教徒(Hindu)可以穿戴bindis等饰品。如果你不是他们文化中的一员,或者并没有对古印度古埃及了解很多的话,不要轻易尝试这样的装扮。在对方的文化中作为传统服饰,现在却被拿来当作节日的戏服,这是非常冒犯的。

更糟糕的是,许多人会凭着对异域文化的少量理解,简单地抽取一些特征,加以改编,也就是刚才的定义中提到的“简单化、标签化的刻板印象”。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碎片化呈现是很不尊重的。比如汉文化下成长的中国人看到这样很有违和感的costume就会觉得很冒犯:

Gipsy Stereotype
吉普赛这个词在美国本身就是一个敏感词(G***y)。千万不要以为穿一个吉普赛人的短裙、再用头巾包一个这样的发型是时尚。

Black Stereotype
如果你不是黑种人,请不要用棕色涂料涂黑肤色,不要戴非洲卷发假发,更不要cosplay任何黑人名人。千!万!不!要!比如最近的facebook上大家都在转发的“万圣节快到了,记住千万不要扮Blackface!”


在美国,白人装扮成黑人的样子,甚至以此作为节日装束,是非常非常种族歧视的一种行为,称为black-face minstrelsy. Blackface在美国有很久的历史,现在已成为人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一项政治正确的警示。
除了扮成某一个黑人明星以外,扮成随便一个黑人歌手的样子也有些危险哦。比如摇滚。你认为是猫王开启了摇滚乐?Guess what?其实是黑人从布鲁斯不断发展出来的。但五十年代的美国音乐产业支持主流白人,才有了猫王的地位,如Sam Philip所说:“If I could find a white man who had the Negro sound and the Negro feel, I could make a billion dollars.” 黑人艺术家在音乐界有太多歧视和排挤,所以穿一身复古闪亮的皮衣皮裤,装扮成黑人摇滚歌星,也不太okay哦。
美国生活资讯
Mexican Stereotype
在美国说到墨西哥人的刻板印象,也许就是偷渡者。所以千万不要尝试墨西哥斗篷,配上胡子,戴个墨西哥草帽,手里再拿把沙漠牛仔手枪。你不是墨西哥人,你也没去过墨西哥。就算你去过,也不要尝试。

Native American Stereotype
土著人曾经有个名字,Savage。羽毛头饰、棕色皮肤、麻布的裙子、兽皮的装饰、原生态的歌声。嗯,在美国,媒体已经将土著文化误读得差不多了,千万不要助长对土著人文化的片面呈现。Stereotype的另一个名字叫做Mass Lies,因为它让更多人认为那种文化就是那样单一化、特征化的。有时在派对上穿一身廉价的戏服,代价是错误地代表一种民族文化。
不要因为看过几部迪斯尼动画电影就觉得自己对美国印第安人感兴趣了,更不要在派对上尝试土著公主的戏服。就算你对Pocahontas这部电影感兴趣,你知道历史上真正的Pocahontas是被绑架的,未成年就被迫嫁给了一个英格兰移民(不是那个绅士约翰),享年21岁吗?也许你不是有心,但装扮成Pocahontas的样子很有可能触及土著人痛苦的历史回忆。如果你不了解历史的真相,请不要尝试。
也有人认为土著公主的扮相是性感的标志。但如果你知道真相是,每三个土著女性中就有一名遭遇过强奸,你就知道为什么“buy a Sexy Indian Girl costume” 是很冒犯的了。

Arabian Stereotype
额,这个不多说了,我相信没有同学会拿着塑料炸药扮成拉登的。。。。。。Again, 白袍黑袍是人家的民族服饰,不是costume!

总之在美国,在借用文化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环境和情景,给予充分的尊重。就像印第安人的服饰,是带有一段血腥、痛苦的历史的,也许你的本意是对土著文化展示兴趣和尊重,其实却十分offensive。这就又回到了一开始所讲,文化运用的不恰当往往是由于不了解。
美国生活资讯
万圣节costume旨在乐趣和性感。但在美国这个政治正确的国家,一定要三思,这种乐趣和性感是不是基于对其他文化和民族的冒犯。
不光如此,希望大家能跳出大工厂生产时代流水作业的戏服,避免对文化的简单概括,不要选择基于民族和种族的服饰【最安全的选择就是恐怖和卖萌主题哦】。
文章来源: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12
快速通道
相关阅读
- 美国移民生活——好山好水不寂寞2014/07/11
- 留美学生15件事不要轻易做:为别人付账不礼貌2014/08/18
- 美国六座魅力城市:无可匹敌的生活居住区2014/08/20
- “无龄感”的美国生活2014/09/03
- 美房吧:中国人对美国的十大误解2014/09/04
- 留学生自述:在美国如何改变自己?2014/09/05
- [视频]看到美国一只遇刺警犬的葬礼 突然一阵莫名的感动2014/09/10
- 盘点美国的各种"婚":裸婚、不裸婚、不婚...2014/09/10
阅读排行榜
更多 >- 美国护照被海关收走!拿身份千万别轻信特殊渠道!2019/02/28
- 亿万富豪到家徒四壁,如何才能守住财富2019/01/30
- 活久见!在美退休金别忘准备这笔钱....2019/02/09
- 2019美国顶尖大学夏校申请早就开放了!附Top50夏校官网2019/01/03
- 美国哪州消费购物最划算?美国免税州及各州消费税率一览2019/02/12
- 美国汽车保险指南2019/02/18
- 身家930亿美元!比尔盖茨的钱都怎么花?2019/01/30
- 美国人生活的时间区域是怎么划分的!2019/02/02
市场与合作
更多 >房源推荐
更多 >